【越南生活】化腐朽為神奇,用垃圾打造出獨特藝術空間
文:Hello Vietnam
「福新公共藝術項目」是還劍郡福新區紅河走廊保護牆改造工程計畫的一部分,由藝術家們組成研究團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蒐集並嘗試改造民眾丟棄的物品,從而將原本堆放廢棄物的紅河堤防道路,打造成擁有獨特藝術品的「公共藝術空間」。總長超過200公尺的牆壁,共展示了16位藝術家各自的作品,作品中使用的主要材料都來自於可回收廢棄物,例如塑料瓶、塑膠桶、輪胎、排氣管或塑膠袋……等等。
藝術家在挑選創作材質時,特別選擇了適合在河提邊,能耐得住風吹雨打的回收材料;所以包括:鐵、鋼、水泥和再生材質等較為高硬度素材,也由藝術家們精心塗上了一層油漆以防止褪色、剝落,並將原本物質的耐用度從3年提高到5年。
長久以來,Phuc Tan Ward區域一直是傾倒家庭垃圾和工廠廢料的地方,這已經嚴重影響了該地區的環境和當地人們生活品質。為了提高環保意識並獲得支持,藝術家小組與當地鄰里和學者們展開多場座談會以達成共識。在聽取了許多專家和地方的意見後,共識是用公共藝術項目以改善生活環境,並以此呼籲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源自100年前在紅河上擁擠的碼頭圖像,創作者主要使用了從周圍學校和社區收集的10,000多個舊保特瓶和摩托車油箱等廢棄物,來製作風帆。
除了有關環境保護的作品外,還有具歷史和文化價值的作品。Nguyen Duc Phuong先生(擁有將近20年資歷的年輕自由畫家)的作品「沖積」, 以歷史考古文獻試圖還原出16世紀的神廟,而神廟的基座則是用紅河河底搜集而來的玻璃瓶和陶器碎片,並揉合紅河沖積的土壤跟城市中的灰塵而成的。
也有外國的藝術家參與其中,例如Goerge Burchett作品中的綠色生活指南。Goerge Burchett是一位出生於河內的澳大利亞藝術家,在越南生活和工作了許多年。他非常了解並精通越南的歷史文化,希望透過用不銹鋼噴漆製成的作品「大象」和「綠色生活」來向所有人傳達一個訊息:「如何讓河內變得更乾淨和自然,並希望人們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小販」是古代越南人的典型民俗象徵。作品中女子胸前金色的衣襟,裙子和戴著帽子的形象,以及一旁秤桿上掛著貨物的商人,他們正是100年前紅河上日常居民的生活樣貌。
除了美化環境和提高觀光效益,創作的藝術家們希望這將成為城市的下一個亮點,並幫助提升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且讓更多人了解這片具有文化和歷史價值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