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移民日系列活動
英國於1600年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EIC),控制印度、新馬、緬甸等地,荷蘭於1602年也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掌控印尼、臺灣大員等地。兩者都是股份公司,實際掌握亞洲地區重要港口、城市等要塞,設立據點握有土地、人力和資源,有協助統治和軍事的功能。
1608年英國在印度半島西岸的蘇拉特,建立了貿易據點,得以在孟加拉灣烏木海岸的默蘇利珀德姆建立首座工廠。並開始獲得高額利潤,獲得皇室不設期間的特許狀。逐步以貿力、武力等方式擴張,在各地進行貿易貨物買賣,例如棉花、絲綢、靛青、智利硝石和茶葉等,同時不斷對荷蘭人通過馬六甲海峽對香料貿易的壟斷挑戰。
而荷蘭1619年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主要是負責與亞洲各交易站的貨物轉運,其他據點設立在東印度群島、香料群島。其中,與臺灣的關係始於1604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但當時澎湖為明朝季節性駐防的汛地,經交涉失敗後,大明派遣由沈有容率領的軍隊包圍荷蘭人的城堡,迫使得荷蘭人於1624年轉而到當時未有實質政府統治的臺灣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設立據點。在臺灣設立據點,主要是作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東南亞等商業據點的樞鈕,壟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中國間的貿易。例如砂糖、鹿皮、鹿肉、鹿茸、籐、白米、藥材、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錫與鉛等,中國的蠶絲、絲綢、陶瓷、黃金,日本的銀兩,朝鮮半島的人參等。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這些地方的獲利主要是配送給全公司的股東,其次則用於基督新教傳教、回饋當地人的文教發展與當地的基礎建設。
12/15(週日)上午10點至12點,將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黃恩宇老師及建築與城市歷史學者和新加坡註冊建築師賴啟健老師與大眾分別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尼的城市規劃與城堡要塞及英殖民地時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城市規劃和建築的角度與大眾分享講題「建築對話:英、荷殖民下的新、馬、印境內的建築與當代審視」
當天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將邀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暨亞太音樂研究中心執行秘書分享「有趣的日惹爪哇皮影戲」,從爪哇偶戲與詩歌吟唱、操偶技術示範,以深入淺出帶領民眾認識爪哇皮影戲的觀看與演出模式和爪哇皮影戲的哲學與象徵體系,在伊斯蘭信仰進入東南亞之前,印度教早已先大規模影響東南亞的神話與民俗故事的系統。透過皮影戲中的動物形象與故事可更認識傳統印尼對於自然界的觀念、想像、互生互動等共存的概念。
報名連結在這裡: https://bit.ly/2DNGG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