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滿地菲麼裡
文:黃靖媚
「ay sorry ha…」這在半夜裡偶爾會聽到,或者自己會是"肇事者"又或"受害者"
照片裡的場景是我菲律賓的家,白天是團聚的地方而晚上是大家打地鋪睡覺的地方,一到了睡覺時間時家人挑選自己晚上的落角處,隔壁最好找個睡品較好的人,離電風扇較近的地方是最佳位置,能涼爽的一覺到天亮,而且也需要思考到較"安全"的地方,以免會被踩到,因為要上廁所時必須要躡手躡腳地跨過滿地的家人,而我總是挑在電風扇最強的地方好好地待著睡覺,這讓我有些不習慣但也是新的體驗。
「ay sorry ah…」這是在附圖中如行經廁所時會有常態的狀態發生,意思是「唉唷,抱歉啦!」是種愧疚跟歉意的表達。
其實大家都有房間或各自的家,但從小到現在每次只要我們從海外回來,家人們都會回來團聚在一起,晚上也更緊密睡在一起,菲律賓真的太好玩啦,在這環境裡每天都有不同的體驗。
在兒時,起床後,表兄弟姊妹總是帶我去探險,我從沒想過可以自己動手做玩具,我好奇的在旁邊看表弟在忙什麼,他準備了幾分鐘前吃完肉丸的數根竹籤以及割開來塑膠袋加上外婆針線盒裡的線包,開始結構式的搭起骨架用線綁住最後再加上塑膠袋固定後完成了一個「風箏」接著我們會到外面試玩,若飛不起來總會當下檢討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再調整。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較低一些,但他們物盡其用思考自己找出路、動手做玩具,頗有成就感也不減娛樂性,這讓小時候的我總是用金錢換物質的生活感到非常驚豔。
菲律賓文化與語言的培養,像是童玩、行為、想法是母親暑假時帶我回去時和表兄弟姊妹的相處在潛移默化中與觀察習得而成,而菲律賓家庭非常緊密,總能很放心的把我交給舅舅阿姨們,好專心也完成她自己的行程,也讓自己調整較放鬆的狀態。也因為暑假兩個月在菲律賓母親開放式的教育,減少與我使用台語對話,且當時候沒有智慧型手機能立即翻譯,和這些家人總常用的是肢體語言,幸好他們不厭其煩教導我學習新的詞彙或句子,跟著嘴型放慢唸,雖然我到最後還是會忘記,但時間久了耳濡目染之下也自然而然吸收不少菲律賓語。
也讓我看到生活習慣不同,像是他們總是洗兩次澡,喜歡早上上課前洗澡、晚上睡前也洗澡,小時候我總會把看到的生活差異提出和母親討論,我問「為什麼你們這麼喜歡洗澡?」「因為菲律賓整年度天氣都很熱,早上醒來都會流汗,洗澡讓自己更清爽,而且把自己香香的對別人也是一種尊重」也發現菲律賓人只要在外出時也喜歡擦香水,一種打扮自己更清爽,讓別人看到乾乾淨淨的自己,我想這應該也有異曲同工妙之意吧,小時候從兩國之中發現文化的差異,有時候可能一個文化的由來是說不上的原因,但我想,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讓我培養出對多元文化的尊重。
這張照片裡的人事物地是幾十年來一直沒變的情感,隨著時代的改變,同輩的兄弟姊妹姐也結婚生子,聽聞我們要回來,彼此依然的興奮,他們帶著孩子回家,一樣的模式依循著上一代繼續傳承,也讓營造家裡更多的歡樂、哭鬧與笑聲,若隔天有重大的活動,像是聖誕節、婚喪喜慶,最高紀錄一間房子裡擁有20個人,因為地緣方便我們家就這樣成為了集合處,只要回家就會人滿為患,踩到家人頂多會醒瞪一眼白眼再繼續睡或者原本占睡覺的位子只是因為離開一下子卻被其他人搶走,但他們只是會抱怨一下下就會在另尋其他地方睡覺,這是菲律賓的特性,樂天看開,當下所經歷的事情肯定會有產生負面情緒,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消失,他們懂得轉換心態,也懂得感恩,這是一直以來我該學習的地方。
所以,無論是兒時暑假在菲律賓要回台灣或現在的假期結束回台灣一旦要訣別,眼淚不禁潸然淚下,捨不得離開每天都很好玩的地方,總會期待著下一次要回菲律賓的時刻,雖然與我在台灣的生活習慣差距相當大,但總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新鮮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