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遇見越南
文:然然
2017年初,我來到台灣。剛來桃園中壢的時候我覺得有點驚訝:原來這裡有那麼多越南人在這裡工作、學習和生活。在中壢火車站附近,不管是前站還是後站都很容易看見越南小吃店以及賣越南產品,像春卷皮、魚露、腰果、黑胡椒…等的小商品。同時,也有很多商店用中文、越文還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語言去介紹他們的產品。這個中壢火車站對我而言就像一個迷你的東南亞,因為在台灣生活的東南亞居民已經改變了這裡的面貌。
來到台灣一年後,我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外籍移工和新住民。看著他們的生活,我了解到除了語言的隔閡之外,要生活在不同的環境、文化裡面,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研究所有一門關於歷史的課程,當指導教授知道我來自越南,他站在黑板前面,手臂交疊問我:「在越南,這樣的行動是否表示尊重呢?」
起初我愣了一下,才想起小時候父母和老師常常教導我們,當看到長輩就要把手臂交疊,並且鞠躬。
「是的。」我如此回答。教授並沒有特別多說什麼。下課後,同學才告訴我,原來在台灣把手臂交疊是很不耐煩的意思。
當下的我有些忐忑不安,不過這件事也讓我更想了解在台灣生活的越南人,他們所遇到的文化衝突。
從70年代,有一部分越南人已經來台灣定居下來。根據移民署統計,目前在台的外籍與新移民約百萬人,而其中最高比例是為越南群族,約佔20% 現在在台灣越南人族群包括:配偶、移工、留學生和新住民。越南籍移工在台灣主要工作的產業是家庭照護和工廠。
近幾年由於台灣新南向政策,尤其是對越南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開放,例如更多的獎學金,也因此越來越多越南學生願意來台灣留學、進修。
除了嫁到台灣的越南配偶,現在有很多越南移工、越南學生再經過來台工作,以及生活一段時間後,都選擇定居在台灣,變成台灣的一部分。因此,也構成了所謂在台新住民族群的一部分。
在外籍人來台灣工作、學習和生活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開始試著對越南籍的朋友們做訪問調查(包括:配偶、移工、學生、越南語老師),他們都提出他們在台灣的一些感受和在適應新環境下的難處。主要是在三方面:語言的阻礙、生活環境差異以及文化的衝突。他們講述關於他們或者朋友、親人在台灣生活時候所遇到的歧視,和新移民的孩子們在學校遇到的困難。
我們都知道,中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因此語言對外國人來說是最大的阻礙。語言不通造成無法交流、溝通,甚至產生誤會。
雖然,台灣政府有所謂的新南向政策,開始在國小選擇東南亞語系,包括越南等的語言做為第二外語教學,但目前還沒有硬性要求對教越南語的老師有任何規範及標準,(例如:越南語水平的測驗等級。) 如果,教越南語的老師如果不具有夠資格的越南語水平與文化涵養,往往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像是當知道我是越南人的時候,大部分台灣人就會問我:「你是北越還是南越的?」
越南其實早就不像朝鮮還分成南北越。越南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具有63省,大致區分為:北部、中部及南部,除此之外,越南由54個民族構成,因此,在越南的每個省的生活習慣都不太相同。更何況台灣和越南的環境更是不一樣,因此來台的越南人所需適應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回到研究所的歷史課堂上,直到最後一節課,教授再次提到他曾問過我的問題。原來,那是他聽聞的一個傷心故事。有位越南新娘做錯了事被婆婆責怪,而媳婦就疊著手臂道歉。但婆婆認為媳婦非常不禮貌,反而責怪得更厲害。這樣的故事其實只是許多令人鼻酸故事中的冰山一角。
在我的角度來看,新南向政策使越南人在台灣有更多的機會,但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因為選擇來台灣的時候,每一位外籍朋友都要對台灣有基本的認識,以免無法適應這樣的新環境。然而,對台灣本地人來說,大量的外籍朋友來台灣生活(不僅僅是越南人)會讓台灣的整個社會有著質與量的巨大變化,甚至挑戰台灣舊有的一些觀念。過多的標籤區別會讓台灣人對新住民有許多偏見和不客觀的評價。也許,把這些東南亞的文化帶進來台灣,也是政府需要更加努力的事情,讓我們能在一個更共同多元的環境中互相了解及尊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