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院、四合院 – 從傳統建築到文化之墻
文:Solise Tales
三或四合院是華人2000年來歷史的建築風格,起源於古代中國,後來跟著閩南文化遷徙到了台灣。如果你曾在台灣生活並去過鄉下地方,你一定有見過這樣典雅古樸的建築,儘管它沒有像其他知名觀光景點老街的建築那樣華麗或是讓人印象深刻,但它卻依然充滿著生機並保留了珍貴的傳統文化。現在,大部分在遠離城市的地方,三合院或四合院仍然被保留下來,有些是台灣長輩居住的祖宅,有些成了廢墟,還有些則是以祠堂的形式被保留。
三合院和四合院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平房、紅瓦、紅墻的風格,但四合院可算是豪華一點,是古代貴族家庭的選擇,而普通老百姓住在三合院較多。三合院的主要結構是U形,分成三個部分,正中間正廳(最重要的位置,一般多擺放神龕),兩邊是護龍(家裡其他用房)。四合院也擁有一樣建設邏輯,只是正身的對面會加上一面墻壁和正門口,有護院高牆且更安全,結構上剛好是一個長方形。此外也可以依據每個家庭的富裕程度而蓋出更多建築,包括庭院、水池、甚至京劇台。
有些後期的三/四合院會帶有一點改良,例如變成2層樓或墻壁上使用其他顏色等,但是這樣的房子不多。原始三合院只有U形的三部分,如果一家族許多代人住在一起的話,會加蓋成更多層面。第一層面還是正身及護龍,從第二層面開始則是臥室、廚房、倉庫…等等。我所知道最多的三合院甚至多達到第四層,很難想像裡面有多少代的族人一起生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台灣鄉下的地方,家族之間的凝聚力比較強,往往在每個區域裡都會有一個較大的同姓家族,他們在地區上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像我曾經暫住的地方,姓柳的人很多,就是屬於一個當地的大家族。然而這個情況也會導致一個負面的事實,就是傳統的家族大多比較排外,對在當地的外姓或外國人並不友善。
從我的主觀來看,鄉下地方人們還是保留著較多的傳統思維,也有不少人並不喜換外地/外國人,尤其是那些來自比台灣經濟發展緩慢國家的人民。自從蔡英文總統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執行後,近幾年來這種狀況多多少少都有些許改善,但是台灣鄉下地方的人們對越南新住民的了解依然相當不足,他們可能還是通過口耳相傳或刻板印象來認識越南。大多數人仍然以買賣婚姻的觀點和愛錢的態度去看待越南新住民。
我是一個住在比較偏僻地方的越南留學生,當我騎車去市場買東西時,常常會遇到有人問說:「你從哪裡來?」「你是嫁過來的嗎?」「越南也會有人來這裡讀書?」…這些問題都不斷地重複。從一開始我還會很樂意地試著回答,但是後來卻變成不耐煩,因為我發現這樣的問題背後涵義總是走到一定的結尾。我就這麼講好了,在一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你是哪裡人/你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是很粗魯且不禮貌的,好像是想要以這樣粗淺的問題來了解你的歸屬,才能方便貼上標籤和選擇對待的方式。然而在歐美遇到一個亞洲或非洲樣貌但講英文的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人們總會禮貌地避開一些隱私的話題,這是尊重對方,也是尊重自己。但是在我住的地方,每個人都理所當然地問我,可能因為他們不懂這樣的禮貌,或是不覺得重要。
對話的開頭,也許是好奇心(或找話題),當你確認了對方的國籍與族群,腦部裡會將自己成長過程中,累積的背景知識與印象,自動且一致地將對方給快速分類、標籤的機制,這叫做社會規範(social norms),而傳統鄉下台灣人看待越南人的主觀上,如我所述般,還依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這樣的觀念一直代代傳承下去給後輩,這也是讓越南新住民直到現在還是很難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其中一個原因,不管如何努力,最終仍會被傳統社會分離。
當然融入當地文化是體驗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我選擇了住在偏遠的地方、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我就得接受與我想法不同的事情。但如果能更充分了解彼此的背景與文化,相信會減少更多的社會衝突。台灣,如果想成為更國際化的指標城市,也需要適當地理解及接受不同移民的文化,因此教育、包容及開闊的胸襟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不過就目前台灣及越南都是以經濟掛帥而言,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努力。
保留傳統文化這點,在台灣做得非常好。每天上學時經過紅瓦頂的三合院,我總是覺得很美。但想起曾經住在層層磚牆包圍的院落裡,我還是會覺得害怕,害怕自己默默接受了別人給予我的標籤和分類。對我來說,三合院,還是遠看讚美就足夠了。
如果你想參觀完整的四合院就不可錯過台灣在日制時最富有的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及高雄陳家,這都是政府花費不少金錢與力量去保存的建築遺產。其中霧峰林家於921地震被毀滅了80%以上,但是這二十年來,在政府的協助之下,慢慢的恢復原狀。來到這裡參觀,不僅能感受到名門望族的氣魄,更帶著歷史的痕跡及過去時代的影子。
如果你想親眼看到三合院,並體驗當地鄉下生活,我覺得你可以來到台灣的中部和南部,那裡仍然保存著台灣這個島嶼最傳統恬淡的生活方式。